後一頁
前一頁
回目錄
我所見於詩人朱湘者


  聽說一切詩人的性情總是奇奇怪怪,不可捉摸的,詩人朱湘所給於我的印象也始終是神秘兩個字。天才是瘋癲,我想這話並不是完全沒有理由。
  記得民國十九年我到安徽大學教書,開始認識這位《草莽集》的作者。一個常常穿著西服頎長清瘦神情傲慢見人不大招呼的人。那時安大教授多知名之士,舊派有桐城泰斗姚永樸;新派有何魯,陸侃如,馮沅君,饒孟侃,但似乎誰也沒有詩人架子大。聽見學生談起他,我才知道他住在教會舊培媛女校裡,有一個美麗太太作伴,架上書籍很多;又聽見說他正計劃著寫這個寫那個。斗大的安慶城只有百花亭聖公會有點西洋風味,綠陰一派,猩紅萬點,襯托出一座座白石玲瓏的洋樓。詩人住在這樣理想的讀書與寫作的環境中間,身邊還有添香的紅袖,清才■福,兼而有之,這生活我覺得值得人歆羨。
  但是,沒有過得幾時,我便發見詩人性情的乖僻了。他對於我們女同事好像抱有一種輕視的態度。每逢學校聚會,總要無端投我們以幾句不輕不重的諷嘲。記得有一次學校想派教職員四名到省政府請求撥發積欠經費。已經舉出了兩個人,有人偶然提到馮沅君和我的名字,忽然我聽見同席上有人嘻笑著大聲說:
  ——請女同事去當代表,我極贊成。這樣經費一定下來得快些。
  這人便是詩人朱湘。沅君和我氣得面面相覷。我想起來質問他這話怎樣解說,但生來口才笨拙的我終於沒有立起來的勇氣。後來我問沅君為什麼也不響,她說這人是個瘋子,我們犯不著同他去嘔氣。
  二十一年十月間我在武大。有一天接到一封朱詩人由漢口某旅社寄來的信,信裡說他要赴長沙不幸途中被竊,旅費無著,想問我通融數十元。這信突如其來,頗覺不近情理;況且武大裡也有他清華舊同學,何以偏偏尋著我?但轉念一想,詩人的思想與行動本不可以尋常尺度相衡,他既不以世俗人待我,我又何必以世俗人自居呢?那天我恰有事要到漢口,便帶了他所需要的錢數尋到他的寓所。那旅館靠近一碼頭,湫隘不堪,不像中上階級落腳之所,粉牌上標著「朱子沅」。茶房一聽說我是武大來的,便立刻帶著我向他房間裡走。他說姓朱的客人問武大有沒有人來訪已有幾次了。他真落了難麼?我心裡想,看他望救如此之切,幸而我沒有怕嫌疑而不來,不然,豈不害他擱淺在這裡。上了樓,在一間黑暗狹小的邊房裡會見了詩人,容貌比在安大所見憔悴得多了,身上一件赭黃格子嗶嘰的洋服,滿是皺紋,好像長久沒有熨過,皮鞋上也積滿塵土。寒暄之下,才知道他久已離開安大。路費交去之後,他說還不夠,因為他還要在漢口贖取什麼。我約他明日自到武大來拿,順便引他參觀珞珈全景。問他近來做詩沒有?他從小桌上拿起一疊詩稿,約有十來首光景。我隨意接著看了一下:他的作風近來似乎改變了,很晦澀,有點像聞一多先生的《死水》。而且詩人說話老是吞吞吐吐,有頭沒尾的,同他的詩一樣不容易瞭解,一樣充滿了神秘性。我悶得發慌,沒有談得三句話便辭別了他回山了。
  第二天詩人到了珞珈山,仍舊那副憔悴的容顏,那套敝舊的衣服,而且外套也沒有,帽子也不戴。我引他參觀了文學院,又引他參觀圖書館,走過閱覽室時,我指著裝新文學參考書的玻璃櫃對他說:——您的大作也在這裡面,但只有《夏天》和《草莽集》兩種。您還有新出版的著作麼?告訴我,讓我好叫圖書館去購置。詩人忽然若有所感似的在櫃邊立住了腳,臉上露出悲涼的表情,本來淒黯的眼光更加淒黯了,答道:「這兩本詩是我出國前寫的,我自己也很不滿意。新著詩稿數種現在長沙我妻子的身邊,還沒有接洽到出版處呢?」他說著又微微一笑。我不知這笑是輕蔑,還是感慨,只覺得這笑裡蘊藏著千古才人懷才不遇的辛酸與悲憤,直到於今只須眼睛一閉,這笑容還在我面前蕩漾著。
  我們行到理學院,恰遇著王撫五先生迎面而來。我因為他們曾在安大共事,便介紹相見。詩人神情之落寞,與談話之所答非所問使得撫五先生也覺得驚疑。
  詩人去了的第四天,忽有投朱霓君名片來訪我者。相見似甚面善,問之才知就是朱湘夫人。據朱夫人說,她接丈夫的信說在漢口失竊被旅館扣留,她今日從長沙早車趕來,則他已於先一天走了。臨走時告訴茶房說他到珞珈山訪蘇某人,所以趕到我這裡來。茶房又說詩人落到旅館裡時,僅有一床薄薄的氈子,一隻小小手提箱,每天除起來吃兩碗麵之外只擁著氈子睡覺,他們都說這是個僅見的行蹤詭秘的客人。我將一切經過報告朱夫人,並說他此刻大約已返長沙,回去一定可以尋著。和朱夫人一番談話之後,才知道他們夫婦感情從前極好,現在則已破裂,這些時正在鬧著離婚。朱夫人又說他丈夫在安大頗得學生敬仰,他要是好好幹下去,他那外國文學系主任的位置,一輩子也不得動搖,無奈他性情過於狂傲,屢因細故與學校當局衝突,結果被辭退了。失業以後,南北飄流,行蹤靡定,家庭贍養,絕對置之不問。朱夫人說到這裡伸出她的一雙手,說:「蘇先生,你看,我現在帶著兩個小孩寄居母家,自己做工維持生活,弄得十個指頭這樣粗糙,我境況之痛苦,可想而知,而他一概不管,這也是有良心的男人幹的事麼?」我勸她道;「大凡詩人的性情,總有些隨隨便便,否則也不成其為詩人了,我勸您還是擔待些他吧。」朱夫人又訴說她丈夫種種古怪脾氣和行徑,我愈覺得詩人不是尋常的人,至少也有點神經變態。朱夫人說當她和丈夫同住在安慶時,有一次她因事歸寧,寓中兒女托丈夫管理。某兒大病新愈,他每日強迫他吃香蕉一枚,孩子吃不下也要填鴨子似的填下去,不到幾天這斷乳未久的嬰兒竟得了消化不良的病而夭亡了。安慶城裡沒有自流井,人家用的水都由大江挑來。某年夏季,朱夫人覺得挑水夫太辛苦,每桶多給工資數十文,詩人就同她大吵,說她這樣優待挑水夫,一定同他有什麼關係。他領到學校薪俸,便盡數供給他那閒住北平的哥嫂。他自幼沒有父母,由哥哥撫養大,所以怕哥哥比父親還甚,哥哥有一天打得他滿屋亂鑽,躲到夫人繡房裡,哥哥還追進來揍了他十幾拳,他竟不敢還一下手,但對夫人卻很暴戾,動不動以聲色相加,所以家庭空氣很不平靜。我才知道從前以為他們是一對神仙伴侶,這猜測竟錯了。天下事外面看來如花似錦,裡面一團糟的,往往而有,這就是一個好例吧。
  朱夫人回長沙後,詩人陸續寄了許多詩來,好像他有了新作品總要抄一份給我看似的。信上地址與朱夫人留下的不同,我才知道他回去並非住在丈人家裡。
  詩人的行動對我本已是一個悶葫蘆,自從聽見他們琴瑟不調的消息,我的態度愈加慎重,他由長沙赴了北平,不多時又南下而至上海,來信報告行蹤,我均置之不覆。來信常請我代他的作品介紹發表的地方,好像他在文藝界沒有什麼熟人;又好像他是個新出茅廬的作家非有人擔保則作品無人接受。起先我覺得他過謙,有時甚至疑他故意同人開玩笑。後來聽見他似乎患著一種神經過敏的病,總覺得世界上所有的人都在輕視他,欺侮他,迫害他,不肯賞識他作品的好處,不肯讓他的天才有充分的發展的機會,才知道他寫信同我那樣說,倒是由衷之談。
  大約是三個月以後吧,朱夫人第二次到珞珈山來找我,身邊帶著一個五六歲的男孩——後來我知道就是小沅。她說詩人近來要實行同他離婚,她生活可以獨立,離婚後倒沒有什麼,只是孩子失了教養太可憐,假如有人能夠替他在武大找個教書的位置,解決了生活問題,則夫婦的感情或者可以恢復。她並說武大從前曾有聘請詩人來教書的意思,現在假如去見見王撫五先生,也許有成功的希望,我知道武大教授由教授委員會聘請,私人薦引沒有多大用處;況且現在也不是更換教授的時候,但朱夫人既這樣說,我也不便阻擋,當時就替她打電話給王先生。恰值王先生因公外出,約有幾天才得回山,朱夫人等不得只好悒悒而去,聽說詩人有一個哥哥在武昌做官,她想去找找他。
  二十二年的十月,詩人又到了武昌。這一次穿的是灰色條子土布長袍,頭髮梳得頗光滑,言語舉止也比較第一次鎮靜,他說自於安大失業後就沒有找著事,現在生活恐慌得很,不知武大有沒有相當功課讓他擔任,我教他去尋他清華舊同學時方高諸先生也許有辦法。他臨去時,又囁嚅地說武大的事假如不成,他要到安大去索欠薪,但可恨途中又被小偷光顧……我明白了他的意思,便又拿了一筆錢給他。又請他到本校消費合作社吃了一碗麵,替他買了一包白金龍的煙,一盒火柴,他以一種幾乎近於搶的姿勢,將煙往懷中一藏,吸的時候很鄭重地取出一支來,仍舊將煙包藏入懷裡,好像怕人從旁奪了去。我看了不禁暗暗好笑,可憐的詩人,一定長久沒有嗅著煙的香味了。
  聽說詩人果然找到方先生家裡要他為曹邱生,果然沒有希望。三天後他又來訪我一次,恰值我進城去了,他坐等了兩個鐘頭才走。自從這次走後,我再也沒有看見他了。
  他究竟為什麼要自殺呢?社會雖然善於壓迫天才,但已從許多艱難挫折中奮鬥出來的他,不見得還會遭著青年詩人Chatter-ton同樣慘澹的失敗。他,正像他夫人所說只要肯好好幹下去,安大的教席是可以與學校相終始的,而他居然為了一點芥子般的小事與學校決裂。大學裡雖站不住,難道中小學不能暫時混混?清高的教授地位雖失去了,難道機關小職員的職分不可以勉強俯就一下?他同他夫人從前愛情如此濃厚,後來變得如此之冷淡,這中間又有什麼緣故?聽他夫人所述種種,似乎家庭之失和,他負的責任較多。一個人為什麼要把自己的幸福,一下搗得粉碎?為什麼要脫離安適的環境,甜蜜的家庭走上飢餓寒冷恥辱,誤解的道路上去?這個謎我以前總猜不透,現在讀了他死後出版的《石門集》才恍有所悟,他有一首詩曾這樣說道:只要一個浪漫事,給我,好阻擋這現實,戕害生機的;我好宣暢這勇氣,這感情的塊壘,這糾紛!
  樹木,空虛了,還是緊抓著大地,盲目的等候著一聲雷,一片熱給與它們以蓬勃。給與以春天……他回國以來的沉默,證明了他靈感泉源之枯竭與創作力之消沉。太美滿的生活環境從來不是詩人之福,「詩窮而後工」不是嗎?他覺得有一種飄忽的玄妙的憧憬,永遠在他眼前飄漾,好像美人的手招著:來呀。但是你要想得到我,須拋棄你現在所有的一切,好像富人進天國必須捨施他的全部財產。這就是那美麗魅人的詩神的聲音。
  於是他將那足以戕害他生機的現實像敝屣一樣拋擲了。飢餓,寒冷,恥辱,誤解,還有足以使得一個敏感的詩人感到徹骨痛傷的種種,果然像一聲雷一片熱催發他埋藏心底的青春,生命中的火焰,性靈中的虹彩,使它們一一變成了永垂不朽的詩篇。誰說一部《石門集》不是詩人拿性命兌換來的?不信,你看詩人怎樣對詩神說?「我的詩神,我棄了世界,世界也棄了我……給我詩,鼓我的氣,替我消憂。我的詩神!這樣你也是應該看一看我的犧牲罷。那麼多!醒,睡與動,靜,就只有你在懷;為了你,我犧牲一切,犧牲我!全是自取的;我決不發怨聲」。這是他對詩神發的誓,這誓何等的悲壯熱烈。怪不得詩神果然接受了他,教他的詩篇先在這荒涼枯寂的世界開了幾百朵的奇葩,又把他的靈魂帶到美麗,光明的永恆裡去!
  生命於我們雖然寶貴,比起藝術卻又不值什麼,不過誰能力殉藝術,像詩人朱湘這樣呢?我彷彿看見詩人懸崖撒手之頃,頂上暈著一道金色燦爛的聖者的圓光,有說不出的莊嚴,說不出的瑰麗。
  但是,偏重物質生活的中國人對於這個是難以瞭解的,所以詩人朱湘生時寂寞,死後也還是寂寞!

  選自《青鳥集》,1938年商務印書館出版
後一頁
前一頁
回目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