回目錄
匹夫有責論


  去年,《隨筆》第四期發表了我的一段隨筆:《匹夫無責論》。這篇隨筆,使我獲得不少讀者的好評。大家都欣賞我講得爽快,尖銳,「發人之所未發,言人之所不敢言」。(一位讀者來信)但是,也有幾位讀者,雖然很欣賞我的論點,而且自己也同意我的論點,不過,心中還有疙瘩。一位老朋友來信說:「誠如老兄所言,難道我們這十億匹夫,對國家興亡真是毫無關係嗎?」
  這一句責問是很嚴肅的。根據我小範圍的「民意測驗」,有不少人具有同樣的疑問。因此,我不能不再寫一篇《匹夫有責論》來作辯解和補充。
  問題的焦點在顧炎武所說的「天下興亡」。這「天下」二字,在古文的習慣用法中,意義常常是不固定的。可以指全世界,可以指全國,可以指一個朝代,也可以指許多朝代。古人沒有我們今天那樣的國家意識,他們往往把一個朝代、一個政權,稱為「天下」。顧炎武憂心忡忡的大叫「天下興亡,匹夫有責」,他是為明朝政權的危機而發急的。朱元璋贏得了蒙古人的政權。顧炎武就說是「天下」興了。朱由檢在煤山上自盡,李自成入京,他就說「天下」亡了。
  因此,我在《匹夫無責論》中所舉的興亡例子,都是一個朝代的興亡。這一類的興亡,我們匹夫當然無責。我相信我的話沒有錯,讀者們也都同意。
  「天下」這個語詞,我們現在不用了,即使做古文,也不敢用了。目前,這個語詞的意義是「國際」、「世界」、「寰球」等等。將來有了「星際關係」,這個語詞就該報廢了。
  在我們中國這一塊東亞大陸上,有過許多朝代,有互相更換的,有同時並存的。漢、唐、宋、元、明、清,都是中國;戰國七雄、三國、十六國、南北朝、五代十國,儘管各自擁有「國」的名稱,但在匹夫們和歷史學家的觀念裡,都屬於一個中國。
  我們有許多民族。雖然從華夏到漢,曾經龐然獨大,但一切蠻、夷、戎、狄,儘管各自有他們自己的政治、經濟、社會結構,甚至建立國號,但他們都屬於一個中華民族。「率土之濱,莫非王臣」,「四海之內,皆兄弟也」。
  民族有消長,朝代有興亡,而中國始終存在。
  中國匹夫們對國家負責。在多少風狂雨驟,山崩地裂的天災人禍之後,始終保持這個國家,沒有自亡,也沒有被亡。
  中國的偉大,歸根結底應歸功於中國的「匹夫」,而聖君賢臣,官僚政客不與焉!
            一九九○年一月五日


  ------------------
  一鳴掃瞄,雪兒校對
回目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