后一頁
前一頁
回目錄
19


  如果列沃諾夫警惕注更高一些,那么他到達使館時就會立即意識到出了什么事。他進去時門廳的衛兵沒有向他敬禮,禁區走廊的值班員對他也視而不見。
  列沃諾夫心中暗自記下此事,准備在下一次辦公會議提出來,紀律不能這樣松弛下去。
  然而真正使他震惊的是,當他掏出鑰匙准備打開自己私人辦公室的時候,他發現門的鎖已經開了。他的辦公室本來屬禁區范圍。上校心里有數:他頭天晚上确實鎖上了門,他一貫如此;而這個部門以外的人無法進來——他自己辦公室的秘密是神圣不可侵犯的。
  他打開門,吉爾正坐在他的辦公桌后面剔牙。
  “進來,”吉爾說,有意顯得很傲慢,“我一直在等你。”
  列沃諾夫辦公桌上的抽屜全部給打開了,卷宗堆在地板上,文件扔得到處都是,牆上的格拉西莫夫的照片給拿了下來,書架上的書給扔了出來。列沃諾夫的辦公室給弄得七零八落,每個角落都給翻遍了。
  列沃諾夫一動不動地站著。“這是誰干的?”他平靜地問道,對自己居然未失去自制力感到吃惊。
  “有關當局,”吉爾自命不凡地答道。
  “原來如此。”列沃諾夫的聲調冰冷。他走到電話旁拿起話筒。
  “你想跟誰打電話呀?”吉爾慢騰騰地間。他用牙簽捅出個什么東西,正滿有興趣地研究它。
  “給我接大使,”列沃諾夫說。突然他意識到線路斷了。
  “你在浪費時間,”吉爾洋洋得意他說。“電話我已經切斷,在這個樓里你就別想再打電話了。”
  “滾開,”上校說,“這是命令。”
  吉爾咯咯一笑,這不是大笑,而是竊笑。“你下命令的時代也已經過去了。”
  列沃諾夫不相信地看著他,然后說:“我要叫人把你赶出去。”
  上校走到門口,把門打開,吉爾一動不動。外面站著一個淺藍色眼睛的人,擋住了列沃諾夫。上校不認識此人。
  “克雷洛夫將把你拘留起未。”吉爾說,朝那個人點點頭。
  克萊伯對上校微微一笑,這是交給他的新任務。他們想讓他离開英國,故而給他安排了新的名字、新的身份和新的護照。如今他叫伊万·克雷洛夫,他將通過移民局的檢查离開這個島國。
  “好好照顧我們這個同志,”吉爾給他下達指示,“他值得給予特別關照。”說罷他咧開嘴笑了。
  列沃諾夫看著那人冰冷的眼睛,知道站在自己面前的是死神。但是他仍然挺直了身体,冷冷他說:“我警告你,吉爾,半小時之內莫斯科就會知道此事。”
  “他們已經知道了,”吉爾不再剔牙了。“听听代的忠告吧,同志!你的態度不是現實主義的,對于一個面臨性質极其嚴重的起訴的人來說,這种態度不是愚蠢就是傲慢。你不是一個愚蠢的人,因此只能解釋為傲慢。”
  “罪名呢?你發瘋了。”
  吉爾站起來,象法官宣讀判決一樣:“我必須通知你,寸良据中央委員會的指示,從現在起解除你的職務。我和克雷洛夫將乘下一班飛机把你押送回莫斯科。
  “簡直發瘋了!”列沃諾夫叫道。他轉過身去,但是克雷洛夫擋住了去路。
  “我警告你,”吉爾高聲說,“克雷洛夫帶著武器。我不愿意設想你准備逃跑……”
  “好吧,”列沃諾夫說。他盡力理清自己的思想。他一向以在緊急情況下保持冷靜和現實的態度而自豪。“我的罪名是什么呢?”他問道,以爭取時間,爭取時間從這場惡夢中醒悟過來。
  “你自己清楚。”
  “我怎么知道呢?”他的聲音十分堅定。“這一切都十分荒唐。我要求直接与莫斯科聯系。”
  “是莫斯科下的對你的逮捕令。”
  “什么理由?”
  “這套把戲實在可悲,”吉爾嘲弄他說,“當然是叛國罪,違犯了第64條款。”
  對列沃諾夫來說,時鐘突然停止不動了,似乎又回到了過去的年代.那時他還年輕,一時不合政委的意,党就可以逮捕你。可那是好久好久、几十年前的事,當時是斯大林時代;如今情況不同了,肯定不同。證据何在呢?”列沃諾夫說,“這些謊言,我告訴你說,為此有人將要受到懲罰的。”
  吉爾噓了一聲,"不要進行威脅,同志!這對你的案子沒有好處。”他伸出手來:"把鑰匙給我,我們將派人去你的住所,一切由他們處理。”
  上校猶豫了一會儿然后聳聳肩,把鑰匙交了出來。
  “看到我們國家的公仆被敵人腐化總使我痛心不已,”吉爾說道,一付道貌岸然的神態。“說實話,我并不幸災樂禍。唯一使人感到欣慰。,是一個叛徒終于被押上了審判台,不過這對你的家庭來講多么可悲。”
  “見你的鬼去吧!”列沃諾夫咆哮道。
  吉爾笑了。他不常這樣,然而當對方開始崩潰時他總是感到高興,你什么時候准備徹底交待,讓我知道一下,"他滿意他說。
  其實這只是時間早晚的問題。
  然而此時列沃諾夫想的是第64條款。此條款規定,触犯它的人將被判處死刑。
  “這太遺憾了,”切恩說。
  拉思伯恩心想:你的意思其實是“太尷尬了”,不過他沒有說出口。
  “你知道他們是多么討厭這种事.”切恩接著說.他處境微妙時總使用暗語。“他們"指是樓上那些人,那些決策者。
  “我們這個部門其實不必如此,”切恩接著說。
  又是暗語。拉思怕恩從多年經歷中已經能夠听出來,他用“我們”、“這個”部門,意思是:不要以為你會平安無事,科林;如果事情聲張出去,你也跑不掉。
  “當然,我原來認為她絕對忠誠可靠。”切恩在定調子。如果上面追查,拉思伯恩就會被叫去作證;這是為了他好,切恩才告訴他怎么說,到時候他只要重复一下,問題就不大了。“我可以告訴你,我認為這是對我個人的胃犯。這個女人背叛了我。”
  她也背叛了國家,老伙計。但這是一句旁白;表面上,拉思伯恩顯得對切恩的話相當理解。
  “我真不愿意想這件事對我們的形象所造成的損害,”切恩嘮嘮叨叨他說。“大標題,丑聞。本來新聞界就抓住我們不少把柄。白廳出了那么多大逆不道的事,龐廷這家伙,那個打字員,他們那一伙;而讓我們這些人背黑鍋,太不公道了。還有美國人!”
  “美國人怎么啦?”
  “他們會幸災樂禍,一發生這种事我們的朋友就會沾沾自喜."“他們自己也有污點。”
  、切恩越說越起勁:“最糟糕的就是這件事敗坏了我們的名聲。我們兩人多少年來工作一直忠心耿耿,埋頭苦干、小心謹慎;可如今報紙上几個標題就使我們名譽掃地。”他似乎想到什么:“科林,這件事一定會上報吧:”听起來他极力想抓救命稻草。
  “當然。”
  切恩勉強控制住自己的情緒。
  “通常都是這樣,”拉思伯恩接著說。
  切恩目不轉晴地看著他。
  “照慣例要對她提出起訴,進行審判,最后宣布判決。
  這都是頭版的好新聞。不過你要知道……”
  拉思伯恩頓了一下,“還沒有對她起訴。”
  “什么?"拉思伯恩決定冒一點風險,把事情和盤托出:“我和.她作了一筆交易:她按我的指示行事,她繼續為他們工作,不過送紛他們的情報是我提供的;作為對她的報酬,不對她起訴。”
  切恩的嘴張開又閉上,象一條呼吸困難的金魚。最后他唾沫飛濺他說:“不行!見鬼,我的意思是說,你沒有權利……免去對她的起訴,我……上帝,最上層才能作這种決定:檢察總長、內閣,你不能擅自……”
  “我已經這樣處理了,”拉思伯恩冷冷他說。
  “你甚至沒有請示我?”
  “沒有。”
  “好啊!”切恩大喘了口气。“你就站在那里,這樣……”
  “不必見報,”拉思伯恩提醒他,”你剛才提到過此事。”
  “如果他們發現……”
  “誰會告訴他們呢?”
  切恩把辦公桌上的匕首拿過去,開始擺弄起來。
  “你想把她作為兩面間諜使用,送何情報?”
  “我把她說服了,”拉思怕恩點點頭說。“她別無選擇,是吧?”
  “行得通嗎?”
  “已經初見成效。”
  切恩坐直了。“列沃諾夫?”
  “完全正礬。她告訴莫斯科他是叛徒,為我工作。”
  切恩把裁紙刀轉來轉去,最后說了一句:“你等于把他送上西天了。”
  拉思伯恩聳聳肩。
  就在此時,切恩暗自下定決心,早晚一定要把拉恩伯恩攆走。時机一到可以派他去負責其它某十分部的工作,甚至派駐國外。拉恩伯恩不在身邊他會覺得更安全、更舒服一些。拉恩伯恩做事太無情,太獨斷了,他獨自為政,這是切恩所不喜歡的,拉恩伯恩喜歡向己作決定,更糟糕的是,作了決定還不告訴別人。
  “你知道誰接替了列沃諾夫嗎?”
  “不知道,”切恩說。
  “安德列揚,”“啊。”
  “從今天起,安德列揚是這個組代理頭頭。”
  “青云直上啊。”
  “吉爾真叫人摸不透,我想希姆萊見了他也會吃惊的。他毀了列沃偌夫,但看來挺喜歡安德列揚。是他作的決定。安德列揚現在大權在握,成了他們在倫敦的頭號人物,”“看來你很高興。”
  “我的确高興,”他本想說下去,又停住了口。
  “你怎么知道這一切的呢?”
  “安德列揚告訴我的,”拉思伯恩說道,笑了。
  海上天气預報很准:午夜過后不久下了大霧,能見度很低,黑暗中過往的船只僅能隱約可見,從附近的航道那里偶爾傳來遠處汽笛的回聲和發動机隱約的、有節奏的突突聲,但船只本身卻看不見,象幽靈一“樣。
  《冒險號》的航行燈亮著,舷窗、甲板和操舵室也亮著燈。有人打開艙門時,里面的燈光便映出他的側影。完全沒有必要熄滅燈火。同諾克海旁停泊的其它地下電台一樣,它也沒必要將自己隱蔽起來。
  盡管大霧彌漫,在蘇聯拖船《共青團號》的雷達螢光屏上,《冒險號》的位置顯得很清楚。這艘蘇聯拖船很奇怪,上面打著商船旗,外表象艘漁船,但裝配著特別的電子設備,必要時這艘船可以成為任何一支海軍突擊隊的耳目。
  它的船員也不是漁民。他們不著海軍制服,不過這就是与海軍戰士唯一的不同之處。他們的紀律性、警覺性和服從命令的神速都顯示出精銳部隊的特征。其實他們正是這种部隊。
  《共青團號》駛過來時耍了一個小花招。沒有保持無線電靜寂,對一條“漁船”來說,那反而會引起不必要的怀疑;故而無線電報照常來來往往,不過那都是無關痛痒的泛泛而談,北約的無線電監听員愿意听的話盡可以听個痛快,因為都是些漁船發的那种報文。
  《共青團號》駛离波羅的海之后,船長才打開密封的指令。他讀后必須燒掉,因為如果不慎落人對方手里,后果不堪設想。船長讀罷指示十分高興。作為海軍軍官,他在這條船上指揮過多次秘密行動,但大都是進行監視活動:尾隨北約鋇只,海戰演習時在一旁觀看、偷听它們的電台、研究它們的策略。這些雖然重要,但他覺得這种間諜行動單調無味。只是有一次,一艘美國航空母艦上的几架噴气式飛机向他的小船憤怒地低空掠過,進行威脅;但一般情況都是它們看到《共青團號》時采取置之不理的態度。如今他終于可以進行一次小小的軍事行動了,他要叫它們嘗嘗自己的厲害,只要他的船不被抓獲就行。因此他十分感激這場大霧。情報人員當然并沒有什么功勞,但如果是他們安排這次行動的話,那么安排在今晚是再合适不過了。
  他把任務告訴大副以后,對方吹起口哨。
  “有點冒險,离英國海岸只有20英里。”
  “17英里,”船長糾正他。“挑几個人。”
  “讓他們自告奮勇吧。”
  “不行,”船長堅持說。“你必須挑選最能胜任的那些人。我要的不單單是熱情,我要的是最合适的人。”
  挑出了四個人。他叫他們把自己的姓名標簽拿掉,去掉任何可以表明他們身份的東西。他解釋說這是以防万一。
  船長曾告訴過大副:如果出了漏子,他們的尸体漂上來,英國人不是傻瓜,他們會知道這四個人是俄國人,可就是沒有辦法證實。
  四人听罷命令細節,臉上沒有表情,只是互相看了一眼。他們都是第一流的海軍突擊隊員,從海軍的特种旅調到拖船上來的,但也都第一次接受這种命令。
  此時在《冒險號》上,“俄國自由之聲”的首次夜間廣播已飛入空中。如今它每晚廣播兩次。朱里博士預計,不久的將來即可達到每小時一次。
  伍迪正在無線電机房值班,其他三人在自己的床舖上休息。夜間此時只需一人保持机器正常運轉。伍迪知道如何轉旋鈕、按電鈕;他對這套設備了如指掌,閉上眼睛也能操作。
  下一次播音的各項准備工作都已就緒,磁帶已放好。离播音還有45分鐘。伍迪打了個哈欠,隨手翻翻《花花公子》,他已經看過兩遍,連正中間的大幅照片也已經看厭了。他站起來,伸伸懶腰,打開机房的門,來到甲板上,吸點儿新鮮空气可以保持頭腦清醒。
  他沒有發現有兩個橡皮筏朝《冒險號》划來,也沒有看見上面有四個人,戴著只露出兩眼的帽兜,穿著黑色的運動外套。伍迪感覺到的只是冷气,大霧遮住了一切。他回到机艙,關上門,從熱水瓶里倒了杯咖啡,味道糟极了。他看看電子鐘,今晚時間過得特別慢。他心想:他們廣播的這套東西真有用嗎?那邊會有人收听嗎?
  那四個人爬上了《冒險號》,伍迪全然沒有听見。他們無聲無息地向前移動。机艙門打開時,伍迪听到了。
  “怎么回事?”他叫道,頭都沒有回,“睡不著嗎?”
  四人中有一人開了槍,他用的是馬卡洛夫式9厘米手槍,但看來比一般的這种型號要長些,因為在槍管里安裝了消音器。他連擊三發,噗,噗,噗,伍迪的腦漿濺到了船艙的控制台。
  開槍者作了個手勢,其他三人(也都帶著武器)鑽到甲板下面,只有邁克聞聲惊醒,看到向他開槍的人,不過也只是兩三秒鐘的時間。而后他的腦袋就開了花。戴夫和柯利被擊斃時還在夢中,永遠也下會知道發生了什么事。
  四人誰也沒有講話,但對自己的任務都十分清楚。其中兩人帶著防水的提包,他們到船的各部放置好黑盒子。四個人根据自己的手表協調好時間,然后打開盒子的電門。現在,每個盒子上的定時器旁的小紅燈都亮了。
  然后他們在甲板上集合,組長發出信號,四人不聲不響地又迅速爬上系在船邊的兩個橡皮筏,奮力划走,消失在霧中。
  半小時之后,突襲小分隊回到了《共青團號》,船長祝賀他們順利完成了任務。拖船已向東移動,它沒有發報匯報任務已經完成,以后將作口頭匯報。
  一小時之后,隱在大霧之中、載著四首尸体的《冒險號》爆炸了,一時火光耀眼、震耳欲聾。根据事先精心的籌划,在船的關鍵部位放置的四枚炸彈,准确地同時爆炸,把它炸了個七零八落,一命嗚呼。
  “俄國自由之聲”從此永遠消失了。
  “放屁!”杜普里罵道。
  切思縮了一下身子,美國人有時真粗魯。我根本不信這一套,其實你也不信,”杜普里接著說,“別想愚弄我!”
  在這种情況下,對他們很難講文明禮貌,切恩心想。他极力想以外交官的口气講話,可對方的情緒依然如此,任何客套都沒有必要了。
  “早晚總會出事故的,”切思溫和地說,“它本來就破舊不堪,需要修理,船上的人又不大懂行。是這樣吧?”。
  杜普里用手指打了個樁子,說:“于是它就那樣爆炸了,是嗎?”
  “可能是船上的廚房……或者是油罐……”切恩不肯定地說。他開始感到事情煩人了。
  “算了吧!”杜普里根本不信。“幫幫忙,給我說實話吧!”
  切恩語气不大自然他說,“好吧,我們認為——這也是我們向‘聯合委員會”報告中的結論——發生了意外爆炸,船身被炸開,爾后沉沒、遺憾的是船員一個也沒有活下來,我們派出救生艇,還派了直升飛机,可什么也沒有找到。”
  “說起來倒容易,”切恩眼睛一眨:“你這是什么意思?”
  “你跟諾斯伍德聯系過了嗎?”
  切恩坐得筆直:“諾斯伍德?”
  “對呀!北約的海軍指揮部。它們一直在追蹤一艘蘇聯間諜船,就靠近岸邊,”“嗅,”切恩不露聲色。
  “你當然不知道啦,”社普里諷刺說,不給切恩留情面。“能見度很差,可他們還是用雷達盯上了這艘拖船,想不出它靠海峽這么近來干什么,沒什么可刺探的呀:沒有軍艦、也沒有搞演習。”
  搞拖延戰術切恩十分在行:“我還是不大明白……”
  杜普里把身子向后一仰,靠椅發出吱吱聲。他盯著切恩說:“你的意思是說純屬偶然?這條俄國船不知從什么地方冒出來,就靠在領海外邊,恰恰挨著電台那條船;而電台船又不知為什么突然爆炸了。”他冷笑一聲接著說:“你的意思是諾斯伍德沒告訴過你們?海軍沒有向你們通報過拖船的情況?上帝!你應該好好提醒一下你在國防部的同小們,我的老朋友!”
  切恩心想:這人越來越放肆了。不過他還是控制仕n已,只是問道:“那么你覺得這其中有聯系?”這樣說比較好,听起來似乎他以前沒有想到。
  “很有可能啊!你不這樣認為嗎?”語气挖苦至极。其實這正是杜普里想讓對方領略的。
  “這個看法值得考慮,”切恩若有所思他說,似乎打開了新的思路,其實他的保密柜里放著海軍的報告,諾斯伍德甚至已經識別出那只拖船是《共青團號》,雷達一直追蹤著它。海軍的報告還指出:爆炸柞常強烈,一切灰飛煙滅,找不到任何殘骸。它表明這不是偶然事故,實屬人為。
  “你知道我怎么想的嗎?”杜普里問道。
  切恩等他說下去。
  “我認為,你們對事情這樣了結十分滿意,你們希望這种事情發生,打發出這個屬玩意儿。你們一開始就不愿意看到自己家門有這么個東西。這樣,那些人就幫了你們的大忙。對嗎?”
  切恩想:上帝啊!這些美同人全不懂外交,何必直說呢?意會不就可以了嗎?難道他不了解有些話以不直說為好嗎?這白痴不會蠢到等著我承認他是對的吧?為什么搞得大家都很難堪呢?
  “當然不對,"切恩平靜他說。“遠遠不是這樣,我從來沒有這种想法。”
  有好一會儿,兩人在美國駐英大使館四層樓的一間辦公室里面對著面,好象是兩個演員在等著下一句台詞的提示。
  接著,杜普里笑了。他說道:“該吃午飯了吧?到樓下食堂去怎么樣?那里的漢堡包還行。"不錯,切恩心想,現在有點外交官的樣子了。
  “其實,”他說,“為什么你不到我那個俱樂部去呢?
  你肯定會喜歡的。我想今天是……”他看了看牆上里根總統肖像旁邊的月歷,“啊,對了!今天是燒牛肉。”
  于是二人同車离開格羅夫諾廣場。
  “你收听過那個該死的電台的廣播嗎?”杜普里問。
  “從來沒有,夜晚我睡覺。”
  ------------------
  轉自白鹿書院
后一頁
前一頁
回目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