后一頁
前一頁
回目錄
“死地”〔1〕


  從一般人,尤其是久受异族及其奴仆鷹犬的蹂躪的中國人看來,殺人者常是胜利者,被殺者常是劣敗者。而眼前的事實也确是這樣。
  三月十八日段政府慘殺徒手請愿的市民和學生的事,本已言語道斷〔2〕,只使我們覺得所住的并非人間。但北京的所謂言論界,總算還有評論,雖然紙筆喉舌,不能使洒滿府前的青年的熱血逆流入体,仍复蘇生轉來。無非空口的呼號,和被殺的事實一同逐漸冷落。
  但各种評論中,我覺得有一些比刀槍更可以惊心動魄者在。這就是几個論客,以為學生們本不應當自蹈死地〔3〕,前去送死的。倘以為徒手請愿是送死,本國的政府門前是死地,那就中國人真將死無葬身之所,除非是心悅誠服地充當奴子,“沒齒而無怨言”〔4〕。不過我還不知道中國人的大多數人的意見究竟如何。假使也這樣,則豈但執政府前,便是全中國,也無一處不是死地了。
  人們的苦痛是不容易相通的。因為不易相通,殺人者便以殺人為唯一要道,甚至于還當作快樂。然而也因為不容易相通,所以殺人者所顯示的“死之恐怖”,仍然不能夠儆戒后來,使人民永遠變作牛馬。歷史上所記的關于改革的事,總是先仆后繼者,大部分自然是由于公義,但人們的未經“死之恐怖”,即不容易為“死之恐怖”所懾,我以為也是一個很大的原因。
  但我卻懇切地希望:“請愿”的事,從此可以停止了。倘用了這許多血,竟換得一個這樣的覺悟和決心,而且永遠紀念著,則似乎還不算是很大的折本。
  世界的進步,當然大抵是從流血得來。但這和血的數量,是沒有關系的,因為世上也盡有流血很多,而民族反而漸就滅亡的先例。即如這一回,以這許多生命的損失,僅博得“自蹈死地”的批判,便已將一部分人心的机微示給我們,知道在中國的死地是极其廣博。
  現在恰有一本羅曼羅蘭的《Le Jeu de L’Amour et de La Mort》〔5〕在我面前,其中說:加爾是主張人類為進步計,即不妨有少許污點,万不得已,也不妨有一點罪惡的;但他們卻不愿意殺庫爾跋齊,因為共和國不喜歡在臂膊上抱著他的死尸,因為這過于沉重。
  會覺得死尸的沉重,不愿抱持的民族里,先烈的“死”是后人的“生”的唯一的靈藥,但倘在不再覺得沉重的民族里,卻不過是壓得一同淪滅的東西。
  中國的有志于改革的青年,是知道死尸的沉重的,所以總是“請愿”。殊不知別有不覺得死尸的沉重的人們在,而且一并屠殺了“知道死尸的沉重”的心。
  死地确乎已在前面。為中國計,覺悟的青年應該不肯輕死了罷。
  三月二十五日。

         ※        ※         ※

  〔1〕本篇最初發表于一九二六年三月三十日《國民新報副刊》。
  〔2〕言語道斷 佛家語。《瓔珞經》:“言語道斷,心行處滅。”
  “言語道斷”,原意是不可言說,這里表示悲憤到無話可說。
  〔3〕死地 三一八慘案發生后,研究系的机關報《晨報》在三月二十日的“時論”欄發表了林學衡的《為青年流血問題敬告全國國民》一文,誣蔑愛國青年“激于意气,挺(鋌)而走險,乃陷入奸人居間利用之彀中”,指責徐謙等“驅千百珍貴青年為孤注一擲……必欲置千百珍貴青年于死地”,同時該文還惡毒攻擊“共產派諸君故殺青年,希圖利己”。三月二十二日,《晨報》又發表陳淵泉寫的題為《群眾領袖安在》的社論,胡說“純洁愛國之百數十青年即間接死于若輩(按即他所謂“群眾領袖”)之手”。
  〔4〕“沒齒而無怨言” 語見《論語·憲問》。沒齒,終身之意。
  〔5〕《Le Jeu de L’Amour et de La Mort》《愛与死的搏斗》,羅曼羅蘭以法國大革命為題材的劇本之一,作于一九二四年。其中有這樣的情節:國約議會議員庫爾跋齊因反對羅伯斯庇爾捕殺丹東,在議會投票判決丹東死刑時,他放棄投票,并中途退出會場;
  同時他的妻子又在家中接待一個被通緝的吉隆德派分子(她的情人),被人告發。他的朋友政治委員會委員加爾來到他家,告以委員會要他公開宣布對被通緝者的態度;在他拒絕以后,加爾便給予兩張事先准備好的假名假姓的護照,勸他帶著妻子一同逃走,并告訴他已得到羅伯斯庇爾的默許。魯迅這里所舉的就是加爾在這時候對庫爾跋齊所說的話。



后一頁
前一頁
回目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