后一頁
前一頁
回目錄
紅土地的呼喚


  大別山南麓有一個紅安縣。
  紅安是一塊神奇的土地──
  共和國的兩位主席董必武和李先念就誕生在這里。建國后,從紅安走出來的兩百多位功勳顯赫的將軍中,有兩人任過全國人大長委會副委員長,有四人任過國務院總理,有十人任過中央正副部長,有二十人任過大軍區司令員和政委,還有一百八十多人擔任過省級領導或授予少將以上的軍銜。
  紅安是塊為中國革命的胜利付出了巨大代价的土地──
  戰火曾把這里燒成一片焦土,“無人區”從縣北一直延伸到縣南。在先后持續的二十几年的戰爭中,全縣遇難群眾達十万之多,登記在冊的烈士二千二百人。紅軍長征時,每四名烈士中就有一名屬紅安籍。
  天台山、老君山、黃毛尖……到處是險峻綿亙的山峰,這里的每座山頭都曾在烈火中顫栗,它們用自己的胸膛擋過敵人的槍炮,譜寫了一曲又一曲的悲劇之歌。
  然而,大山卻也有劣勢。和平建設時期,它們隔斷了山外的文明之聲,固執地把貧窮和愚昧挽留在自己的怀抱之中,致使紅安這塊一万八千平方公里的土地,成為我國最貧困的地區之一。
  那是北京初夏的一個午后。
  李先念來到參加六屆人大二次會議的湖北省代表團,他問起了家鄉的情況,當代表告訴他仍有相當一部分群眾生活在貧困線之下時,李先念顯然激動了:“家鄉好、家鄉窮、老蘇區窮,這是個普遍問題;井崗山窮、大別山窮、延安窮、洪湖也窮。我們對老區人民是欠了帳的,可是,鄉親們沒有報怨我們……”
  我在紅安采訪期間,听說了這樣一個感人肺腑的故事:
  三年困難時期,張体學省長從紅安視察回武漢后,連夜要通了當時任國務院總理李先念同志的電話:“李副總理,你就是砍我的腦殼,也要給我撥兩億斤糧食,家鄉父老鄉親實在活得太艱難了。”李副總理更著急:“你就是砍我的腦殼也拿
  不出兩億斤糧食,現在活得艱難的不僅僅是一個紅安縣、一個湖北省!”紅安人听到這個消息后,坐不住了,他們作出決議:再上交一千万斤大米,支援外省重載區。三百多位人民代表在縣人代會上一致投了庄嚴的贊同票。而當時,四十二万紅安儿女自己卻在饑餓中掙扎著……
  這就是紅安人!這就是紅土地的精神!
  七里坪鎮──紅四方面軍的誕生地。如今,當獨聯体已經將列宁的誕生地列宁革勒又改為圣彼得堡時,這里的那所創辦于一九三0年二月十八日的小學,依然高挂著“列宁小學”的校牌。陳列室收藏著半個多世紀前列宁小學的國語課本──
  當時的蘇維埃政府編寫了這樣的教材:“春風起,秋風涼,打倒富豪不交糧。”“列宁是全世界無產階級的導師,他一生都為革命工作。蘇聯的十月革命,是在他的領導下完成的。”在這里,老赤衛隊員記憶猶新,當他們第一次跨進列宁小學的校門時,他們的父母像送子參軍一樣,為孩子們披紅戴花。
  老區人民并非不懂得教育的重要,只是貧窮一直困扰著他們,使這里的教育處境窘迫。
  就在离七里坪鎮不遠的花園畈鄉馬蹄山村,我們走進了學生鄭紅艷的家。
  兩間進門要低頭的矮牆土屋,已經年久失修。屋內,除了一張油漆剝落的舊桌子,几張搖搖晃晃的板凳和一只木臉盆架外,再也找不到別的家具。可是,讓人想不到的是,牆上竟赫然貼著一張《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》。
  兩年前,父親不幸病故,他沒有留下任何值錢的家產,卻留下了一千元的債。
  為了還債,母親吳喜梅終日勞作,省吃儉用。在他們家,一年也難得吃到一回沾油星的菜。哥哥正在上初中,每天一放學就跑去幫別人家放牛,為的是在農忙時能借人家的牛耕耕地。
  鄭紅艷寒、暑假一天都不敢在家里呆,全在縣城里幫人照看孩子,每學期几十元的學費,就指望著兩個假期靠自己去掙。
  “你會帶孩子?”
  “開頭不行,后來慢慢學會了。”
  “帶一個月給多少錢?”
  “十七元。”
  吳喜梅紅著眼圈,說:“兩個孩子不講吃不講穿,就想著讀書。成績也好,哥哥每回第一,紅艷也是頭几名。好几回,我想說:孩子,家里實在太窮了,你們就莫念了……可話到喉頭,我又說不出口……”
  是的,沒有什么比孩子對讀書的渴求更讓人動心!
  鹽店河村的秦羅庄,是一位上將的故鄉。站在將軍的舊居前,我的兩眼在四處尋找著,試圖想尋找出這個一代名將的誕生地,有什么与眾不同之處。然而,我失望了,我看到的依然是一個破舊的小山村。
  村民秦巨華的家就住在將軍舊居的后門。六口之家。去年的全部收入是:三千六百斤稻谷。油料賣了二百元,打小工掙了二百元,村里還給了二百元救濟款。秦巨華身上披著一件面子已經破了好些洞、裸露著發黑的棉絮的舊軍棉襖。
  有人問:“老秦,這軍棉襖是誰給的?”
  “這?听說是那年秦先楚將軍回上興集鎮老家,見鄉親們過得艱難,專門從部隊調來的,十好几年了。”
  秦巨華的三個儿子,除了老小在上小學,大儿、二儿子都失學在家。我說:“老秦,你家老大、老二怎么只讀了三年,就不叫再讀了?”
  “同志,不瞞你說,是叫窮逼的。我常年有病,孩子媽是個啞巴,老娘八十多歲,這些年是年年欠債。老大、老二上學都是老師代墊的學費,到現在還欠了張老師和劉老師一百多元沒還。”
  秦巨華的啞巴妻子一會儿撩開自己的破衣爛衫讓人看;一會儿又把人拉進里屋,指著千瘡百孔的蚊帳比划著,不知說些什么。
  村支書告訴我們,一九八九年初夏,將軍回來過一次,當時,有人提出來讓將軍開開口,請中央、省里幫助解決一些困難。將軍為難了,他說:“我們在外面當領導,如果光顧著自己的家鄉,有人會說閒話的。家鄉要想真正富起來,還得靠鄉親們自力更生。”有將軍這番話,鄉親們諒解了。
  當年,秦羅庄同將軍一起出去當紅軍的有近百名后生伢,几十年南北轉戰,都相繼倒在了异鄉的土地上,將軍是唯一的幸存者。今天,看到家鄉的人民還被貧窮折磨著,將軍的心像灌了鉛似的沉重!
  太湖縣──也是地處大別山的腹地。
  群山起伏,溝壑縱橫,自然條件惡劣,農民靠天吃飯。一九九0年,全縣人均收入只有一百二十六元,人均糧食一百七十四公斤,离國家規定的“人均收入三百元、人均糧食三百公斤”的溫飽線,還差著好大的一段距离。
  如果不是親眼所見,誰都不能相信,這里至今仍有10%的人家常年吃不上食鹽,只有在春節或農忙季節才能得到國家的一點救濟鹽。一位細心的記者在為桐山鄉中心小學的師生拍了一張合影后,寫下這樣一段話:“我注意到:一百零六名學生中竟有七十四名赤著腳站在冰冷刺骨的雪地里,許多孩子都只穿著一件极其單薄而又破爛不勘的褲子,大腿卻裸露在寒風中。孩子們沒有一個不拖著長長的鼻涕,那一雙雙皺裂的小腳被凍得通紅,那一張張稚嫩的小臉被凍得烏紫,那一個個弱小的身軀在寒風中立顫栗!這些可怜的孩子,他們當中有几個穿過真正的襪子?又有几個吃飽過一頓白花花的米飯呢?也許他們天天都在幻想著能有一小碟咸菜,幻想著能有一件能遮寒的棉襖,幻想著能有一雙溫暖的棉鞋!也許,他們什么都不曾幻想,他們只有一個小小的心愿:‘我要讀書’!”
  他叫李明林。
  兩年前,媽媽不幸癱瘓。去年,才十四歲的姐姐又因病去世。白天爸爸要上山种地,留下媽媽連口水都喝不上。為了照料媽媽,李明林不得不輟學回家,小小年紀過早地分擔了家庭的重擔。他要洗衣、做飯、打柴,還要為媽媽端屎端尿。晚上,本可以歇一歇了,可是,只要爸爸一進屋,他便拿起書本,舉一支活把,托著疲憊不堪的步子翻一座山,到鄰家上學的小伙伴那儿去問字。他才九歲,他才只有九歲啊!
  他叫胡為忠。
  那天,放學回家,只見屋里圍著好些人,媽媽在失聲痛哭著。他急了,一問,才知道在城里拉人力車的爸爸讓汽車給軋死了。爸爸死了,家里的生計無法維持。媽媽說:“孩子,你就別讀書了,好嗎?”他說:“不,我要讀書!”媽媽說:“下學期,媽實在拿不出學費了。”他苦著臉,想了想,說:“媽,我自己掙。”學校放暑假,他開始打柴賣。每天清晨,天剛蒙蒙亮,他就動身上山。近山的柴差不多都打光了,他就到遠山去打。一個暑假,他的雙肩鼓起了一個又一個的血泡,脫了一層又一層的皮。開學那天,他帶了一包硬幣去交學費,可是數來數去,還差八毛九分錢。他急得出了滿頭的汗,“哇”地一聲哭了:“老師,你們就讓我上吧,不夠的錢,我星期天再去打柴賣……”班主任也被感動得哭了,一把摟過胡為忠:“可怜的孩子,你來上吧,不夠的老師替你墊了。”
  他叫劉小山。
  生出來三個月,爸爸就去世了。媽媽拉扯著他,什么苦都受過。
  該上學了,他嚷著要上學。可那十几元的學費卻把媽媽難住了,急得“巴嗒巴嗒”直落淚。后來,媽媽變賣了家里的床板,送他上了學。
  為了減輕家里的負擔,他瞞著媽媽一個人到深山里打柴。那個星期天,北風凜冽,天寒地凍。傍晚了,他沒回來;天黑了,他還沒回來。媽媽急了,去找村長,村長一拍大腿,說;“坏了,可能要出事了。”村長帶著全村鄉親們滿山遍野地找,終于,最后,在一個偏僻的山坡邊上才找到了一根骨頭和一本課本.媽□撕心裂肺地喊了聲“我的儿啊我的儿”便昏死過去了。
  后來,媽□成了瘋子,披頭散發,見人就喊:“我的儿啊我的儿──”僅□一個太湖縣,去年就有五千二百九十四名儿童因家庭貧困而失學,這些將來有可能成為國家棟梁之材的孩子們,含淚离開了學校,匯進了文盲大軍之中。
  去年“六一前夕,大別山鄂豫皖三個老區縣(湖北省羅田縣、河南省新縣、安徽省金寨縣)的三位縣長,聯名發出了《全社會都來關心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長》的呼吁:
  ……為了振興山區的基礎教育,我們這些山區貧困縣一直是“勒緊褲帶辦教育”。在財政狀況十分艱難、党政干部的工資都發不出的情況下,每年仍擠出一半的財政收入投入教育。我們的口號是:“再窮不能窮了教育,再苦不能苦了孩子”,“粥少先讓孩子喝”。但是一些貧困家庭的子女死。失學問題,仍然深□的困扰著我們這些“地方官”。在目前情況下,縣、鄉兩級政府尚無力全部免去這些失學孩子的學習費用。看到這些老區人民的子弟含淚离開本該屬于他們的校園,我們猶如一塊巨石壓在心頭。儿童是祖國的未來和希望,怠誤了儿童等于怠誤了未來。為此,我們呼吁全社會都來關注貧困地區的少年儿童失學問題,共同伸出友愛之手,讓貧困地區的孩子与全國所有孩子一樣,在社會主義陽光的沐浴下,幸福生活,健康成長……
  李先念主席一次在接待來自家鄉的縣委書記時,曾十分感慨地說道:“早年時,咱們山里人要是連有几個丰年,肚子里見了油水,就要搞名堂了,什么燒香修廟、修墳積德;現在不興這些了,可是現時有現時的善事,下點本錢,把學堂辦好,就是給后代積了大德。看這社會的潮流,不多喝几瓶墨水,將來怕是要連飯都吃不起了……”
  我在翻閱《洪安縣革命史》時,看到這樣一段文字:1926年9月,國民革命軍北伐攻擊了漢口,在董必武等支持下,黃安縣(即現在的紅安縣)党組織領導革命知識分子奪取了黃安縣教育局的領導權,成立教育委員會,領導全縣教育改革:一是廢除私塾,興辦了學校和夜校;二是考核教師,淘汰不稱職的私塾教師。1927年初月18日,縣教育局第一次檢查全縣教師,董必武定下了這次國語試題是做一篇作文,題目是《如何打破黃安縣偏處山鄉消息閉塞的局面?》,經過考試,那些教“子曰”的私塾教師多被淘汰……
  我們呢?在過半個多世紀后的今天,我們也來考考怎么樣?題目依然還是那個題目:

  如何打破紅安的封閉和落后?
  如何打破整個大別山的封閉和落后?
后一頁
前一頁
回目錄